北京发布开展电生理、神经介入类耗材采购通知,新一轮降价风暴来袭。
01
6大医院牵头
2类耗材集采启动
近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开展本市电生理类、神经介入类(弹簧圈、颅内支架、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医用耗材医院集团带量采购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类耗材集采启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图片来源:北京市医疗保障局
本次集采的采购周期为2年,品种范围为电生理类、神经介入-弹簧圈类、神经介入-颅内支架类、神经介入-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类医用耗材。

资料来源:北京市医疗保障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集采的特殊之处在于组织分工的不同:
-
北京市医保局在本次集采中担任确定本次集采基本原则、品种范围、采购周期和牵头医院等,启动全市医院集团集采工作,提供数据和平台支持,监督推进各环节程序,研究本次集采结果执行相关政策并实施;
-
而6家三甲医院:安贞医院、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阜外医院、宣武医院和北医三院,则作为本次集采的牵头医院,代表医院集团,负责拟定本次集采分类目录、价格水平等;同时在北京市医疗保障局指导下根据集采产品临床实际使用、公平准入、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拟定价格形成规则、中选结果产生方法和谈判有关程序;向社会发布有关通知公告。
据《通知》,本次集采要求北京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均应参加,医保定点非公立医疗机构则按照协议管理有关要求参加。本次集采的采购方式为带量联动+带量谈判,具体详情如下图:

资料来源:北京市医疗保障局
02
集采常态化
国产市占率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集采并非北京市第一次开展由三甲医院牵头的带量联动+带量谈判的采购方式。2023年,北京曾开展过一次DRG付费和带量采购联动管理的集采工作,采购品种同样为电生理类和神经介入类耗材(运动医学类耗材被纳入国采),但在当时开展的工作中,两类耗材降幅不大,两类耗材的平均降幅基本在20%—30%上下浮动。
不过,自北京首次开展“DRG+集采”联动采购至今已过两年,其采购主体电生理类耗材及神经介入类耗材已在各省开展过系列集采工作,本次集采降幅或更加明显。
电生理领域作为近年来的热门赛道,其市场份额逐年剧增,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5年该市场预计将增至157.26亿元,2021-2025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4.34%。同时,电生理领域内耗材也在近年来参与了多次集采,其中不乏大型联采,如福建牵头的心脏电生理耗材联盟集采、京津冀“3+N”联盟开展电生理耗材带量联动采购,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平均降幅近50%。
神经介入类耗材集采也在近年来多次开展相关工作,如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近年来主要由大三甲医院联合采购,如北京、广州等地,并且去年安徽组织的省级带量采购也出现了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身影。
弹簧圈的集采覆盖面则更为广泛,除吉林等21省联盟、京津冀“3+N”联盟弹簧圈集采以外,河北、江苏、福建、安徽多地均开展了弹簧圈的省级集采工作,弹簧圈集采覆盖面已遍布我国大陆,国产品牌的市占率稳定上升中。
03
结语
随着集采常态化的趋势下,我国医用耗材市场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周期。并且,耗材集采规则、形式也在不断优化创新中。【来源:药智医械】